喜入杉岭①

行尽山岭头,欢喜入乡关。
忆昨冒雨去,寒涩亦多端。
自登粮纲船,出入狗窦宽。
水涨泊无岸,水落浅凑滩。
直待风水顺,摇橹离江湾。
虺蜴微细物,托龙逞神奸。
篙工精祷罢,顷刻过千山。
脱或小不契,风波生坐间。
窜身辄拘滞,伍哙仍比顽。
疑虑狐涉冰,进退羊触藩。
仅得黄义叟,可与话岁寒。
论文消永日,长歌当⑴夜阑。
传闻白水发,川途阻瀰漫。
余益动归心,掉首辞弯跧。
怅怀陶靖节,不肯效一官。
况为太仓鼠,蚕食殊未安。
肩舆走泥涂,仆夫愁险艰。
附舟计已左,且复行路难。
见几恨不早,兴尽而知还。
明朝得善达,那假生羽翰。
稚子争候门,细君捲帘看。
真乐未渠央,茅檐共团圞。
尚论数千岁,窥管才一斑。
稍定理残编,补缀令可观。
尚友天下士,博约加雕钻。
游谈苦无味,素手空厚颜。
底事通神明,至理吾岂悭。
设有无父国,而后不可干。
但患志匪坚,作诗镵肺肝。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喜入杉岭》讲的是一个旅人历经艰险终于回家的故事,用生动的画面和真实的情感,展现了旅途的波折与归家的喜悦。

1. 旅途的艰辛 诗人回忆自己一路上的坎坷:冒雨赶路、睡在狭窄的船舱里("狗窦宽"是自嘲船舱像狗洞一样小)、水位变化导致船搁浅、祈祷风向顺利才能前行。路上还遇到蛇虫("虺蜴")等小麻烦,甚至同行的人("伍哙"可能指粗鲁的同伴)也让他心烦。这些细节像电影镜头一样,让读者感受到旅途的不易。

2. 孤独与坚持 路上只有一位叫"黄义叟"的朋友能谈心,两人靠讨论文章和唱歌熬过长夜。听说前方洪水封路,诗人更想家了,但只能硬着头皮继续走。这里用"狐涉冰"(狐狸小心翼翼过冰面)和"羊触藩"(羊角卡篱笆进退两难)的比喻,生动表现了他的纠结。

3. 对官场的厌倦 诗人提到陶渊明("陶靖节")不肯为官,暗指自己也不愿做"太仓鼠"(比喻贪官)。他宁愿忍受肩舆颠簸、泥泞险路,也不愿违背本心。这种选择凸显了古代文人的气节。

4. 归家的幸福 最动人的是结尾:孩子挤在门口迎接,妻子掀帘张望,一家人团聚在茅檐下。诗人终于能静心整理书稿、结交良友,享受平凡生活的"真乐"。最后两句"设有无父国,而后不可干"(如果有个不认父亲的国家,我绝不会去)用夸张的比喻,强调家庭和原则比什么都重要。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 真实感:像日记一样记录细节,比如祈祷后突然顺风、洪水消息让人归心似箭。 - 反差感:前半段写尽狼狈,后半段突然温暖,让归家的快乐更珍贵。 - 普通人共鸣:谁没有过"在路上"的疲惫?谁不渴望"有人等你回家"的温暖?诗人把这种体验写得淋漓尽致。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