瀛洲亭见白鹦鹉

白燕何时去未回,瀛洲亭上雪衣来。
天高鹤驭秋风便,地近龙楼日色开。
影向玉堂清自照,心依雕槛静无猜。
笙簧知尔能传语,好记南山万寿杯。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只白鹦鹉出现在瀛洲亭的美丽画面,充满了吉祥寓意和文人雅趣。

前两句用对比手法引出主角:白燕飞走后,雪白的鹦鹉来到亭中。"雪衣"既形容羽毛洁白,又暗含高贵气质。三四句通过"天高""地近"的视角变化,展现鹦鹉在秋风晴日下的自在姿态,同时"龙楼"暗示这里可能是皇家园林。

中间四句细腻刻画鹦鹉的神态:它的身影映在华丽殿堂中显得清雅脱俗,安静栖息在雕栏上的样子毫无戒备。诗人特别提到它通晓音律(笙簧)、能学人语,把这些特点与祝寿的吉祥话(南山万寿)联系起来,把普通的观赏鹦鹉写成能传递祝福的灵禽。

全诗妙在将寻常景物写出仙气——白鹦鹉被比作驾鹤的仙人,亭台楼阁仿佛仙境。通过"清""静"等字眼,诗人也在表达自己对高洁品格的向往。最后落脚到祝寿主题,既符合当时文人应酬的场合,又让整首诗在吉祥氛围中收尾,显得典雅而不失生活趣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