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题名为《和韩昌黎贬潮州诗韵》的作品,是对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的一次模仿之作。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韩愈一生的深刻感慨和敬仰之情。
首句“不根之论本无天,没溺聪明到几千”是在说,那些没有事实依据的说法根本就不存在什么天理,就像韩愈这样才华横溢的人,却被误解和冤枉了多年。这里的“没溺聪明到几千”比喻韩愈的聪明才智被无端的冤枉所侵蚀,时间已经很长了。
接着,“白首飞章元卫道,赤心扶世岂知年”则表达了诗人对韩愈一生坚守道义、忠诚服务于国家和人民的敬佩。即使到了晚年,韩愈仍然坚持上奏章,维护正义,拯救社会。而“赤心扶世岂知年”则说明韩愈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知疲倦地奋斗了多久。
“文章远继轲尼后,声绩还居董贾前”两句,诗人称赞韩愈的文章在文学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如同孟子的学说一样,又超过了董仲舒和贾谊。通过这些,诗人表达了对韩愈文学成就的高度评价。
最后,“素抱死生如芥蒂,是谁收骨道途边”则是诗人的感慨,表达了对韩愈晚年遭遇不幸的同情。诗人认为,即使韩愈保持了清廉正直,仍然难以避免被贬谪的命运,最终连遗体也无法得到妥善安葬,死得如此凄凉。
整首诗通过追忆历史,表达了诗人对韩愈的深厚情谊和高度评价,同时也深深地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社会中不公正现象的忧虑和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