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登高望远的畅快心情和壮丽景色,充满仙气飘飘的浪漫想象。
前两句写雨后初晴登台的爽快——讨厌的风雨终于停了,站在极高的聚仙台上,连夏天都像秋天一样凉快。这里用"妒人"形容风雨,好像天气也在嫉妒人的快乐,显得很生动。
中间四句像展开一幅山水画卷:远远看见绿树点缀的小岛,阳光把红色山崖照得发亮,大江在脚下奔流。诗人觉得自己像东晋名士谢安一样潇洒,又像传说中成仙的卢生那样自由。这里用历史人物和神话典故,给登山增添了文化韵味。
最后两句最有意境:夜晚听到箫声伴着月光,仿佛看到仙人的鸾鸟白鹤停在峰顶。诗人没有直接说"这里像仙境",而是用音乐、月光和仙鹤的意象,让人自然联想到神仙居所,余味悠长。
全诗妙在把一次普通的登山写得仙气十足:风雨退散的畅快、俯瞰山河的壮阔、历史传说的烘托、月夜仙乐的遐想,层层递进,最后落在"疑似仙境"的飘渺感上。读起来既能感受到登高的痛快,又能体会中国人对"仙山"的永恒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