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龙寺

秀岭奇峰接钓台,乌龙直冯更崔嵬。
万松合处虚亭敞,千佛光中梵宇开。
林外瀑泉飞朔雪,云间宝藏转春雷。
攀藤更入西庵路,一听支郎语劫灰。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乌龙寺的壮丽景色,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展现了寺庙周围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首先,诗人以“秀岭奇峰接钓台,乌龙直冯更崔嵬”开篇,形象地描绘了乌龙寺所在的地理位置和山峰的奇特形状。这里的“秀岭”指的是秀丽的山岭,而“奇峰”则指形态各异、奇特的山峰。诗人用“接钓台”来形容山峰与钓鱼台之间的紧密联系,暗示着这里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接着,“乌龙直冯更崔嵬”进一步强调了山峰的雄伟壮观,让人不禁为之赞叹。

接下来,诗人以“万松合处虚亭敞,千佛光中梵宇开”来描绘寺庙周围的自然环境。这里的“万松”指的是茂密的松树林,而“虚亭”则是指空旷的亭子。诗人用“虚亭敞”来形容空灵的亭子在松树林中的开阔感,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觉。同时,“千佛光中梵宇开”则描绘了寺庙周围佛教文化的氛围,暗示着这里是一个充满信仰和精神寄托的地方。

最后,诗人以“林外瀑泉飞朔雪,云间宝藏转春雷”来描绘寺庙周围的自然景观。这里的“瀑泉”指的是瀑布般的泉水,而“朔雪”则是指寒冷的雪花。诗人用“飞朔雪”来形容瀑布的壮观景象,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和美丽。同时,“云间宝藏转春雷”则描绘了寺庙周围云雾缭绕的景象,暗示着这里是一个充满神秘和传奇色彩的地方。

整首诗通过对乌龙寺及其周边环境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和人文景观的魅力。诗人运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让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中所描绘的场景之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人文的底蕴。

吕希纯

寿州人,字子进。吕希绩弟。登进士第。为太常博士。哲宗元祐中,历官太常丞、权太常少卿。宣仁太后死,谏哲宗勿复新法。寻除中书舍人、同修国史。绍圣初出知亳州,为谏官劾元祐中附会吕大防、苏辙,徙睦州、归州。后贬金州居住,又责道州安置。徽宗即位,起知瀛州,改颍州。崇宁初,入元祐党籍。卒年六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