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
弱龄授诗书,钻研忘早晏。
既长读文史,篇帙苦浩瀚。
傍搜及百家,茫乎若河汉。
迩来二十年,奥义时一见。
欣然欲起舞,得失已过半。
圣人垂著述,游、夏终莫赞。
岂余庸陋姿,所得望津岸。
偃鼠走饮河,未动腹已满。
蚍蜉不自量,乃欲抱树撼。
掩卷发深思,浩然起长叹。
既长读文史,篇帙苦浩瀚。
傍搜及百家,茫乎若河汉。
迩来二十年,奥义时一见。
欣然欲起舞,得失已过半。
圣人垂著述,游、夏终莫赞。
岂余庸陋姿,所得望津岸。
偃鼠走饮河,未动腹已满。
蚍蜉不自量,乃欲抱树撼。
掩卷发深思,浩然起长叹。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普通人终身学习的故事,用非常接地气的比喻道出了求知路上的真实体验。
开头四句像快进镜头:少年时埋头读《诗经》《尚书》,经常忘记早晚;长大后啃更厚的文史书籍,像面对一片看不完的海洋。这里用"浩瀚""河汉"形容知识的无边无际,就像现代人说"学海无涯"。
中间八句特别有共鸣:作者说苦学二十年,偶尔才懂一点深奥道理,高兴得想跳舞时,发现人生已经过去大半。用"偃鼠饮河"(田鼠喝河水喝到饱)和"蚍蜉撼树"(蚂蚁想摇动大树)自嘲,就像我们现在说"学得越多越觉得自己无知",这种反差让人会心一笑。
最后四句升华主题:合上书深刻反思,发现连孔子的学生子游、子夏都不敢随便评价圣人著作,自己这点学识更谈不上登堂入室。就像现代人面对前辈大师时的那种敬畏感,最后那声长叹,是所有认真求知者都会发出的感慨。
全诗妙在用小动物做比喻,把抽象的求学体验变得生动可感。它告诉我们:学习不是为了一蹴而就的成功,而是在漫长过程中保持谦卑,享受偶尔顿悟的快乐。这种对知识既渴望又敬畏的态度,放在今天刷短视频的速食时代尤其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