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文人雅士在华山别馆中的闲适生活,同时暗含对时局的隐忧。
首联“别馆春云宛宛舒,华山国里似华胥”写景,春云柔缓舒展,华山如同传说中的华胥国(理想乐土),营造出宁静美好的氛围。
颔联“铜丸解擿《渔阳掺》,竹简时探宛委书”用典故写生活情趣:敲击铜丸演奏《渔阳掺》(古曲名),翻阅竹简研读宛委山(传说中藏书之地)的典籍,展现文人雅致的生活。
颈联“论定千秋知敬礼,时危百一感应璩”笔锋一转,提到“敬礼”“应璩”(历史人物),暗指即使身处安逸,也要心系天下,对时局保持敏锐。
尾联“西园飞盖无虚日,文学谁堪载后车”以西园(文人聚会之地)的热闹反衬内心的孤独——看似日日宴饮,实则感叹真正能传承文化的贤才难觅。
全诗表面写闲适,实则隐含忧思,展现了文人既追求精神超脱,又无法完全忘怀现实的责任感。语言清丽,用典自然,情感含蓄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