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楼吟 咏柳
汉月新裁,蛮腰小束,年时谢家初识。
红帘楼影外,倩谁问、这般眉额,依阑长立。
对碧落桃蹊,莺翻风色。
斜阳寂。
冷烟无数,一川寒碧。
叹惜。
折尽柔条,剩梦牵邮路,恨堆亭驿。
判将愁思剪,恼人是、吹梅江笛。
轻寒凄恻。
问无分相思,何由相忆?
堤阴直,晚云留雨,翠珠圆滴。
红帘楼影外,倩谁问、这般眉额,依阑长立。
对碧落桃蹊,莺翻风色。
斜阳寂。
冷烟无数,一川寒碧。
叹惜。
折尽柔条,剩梦牵邮路,恨堆亭驿。
判将愁思剪,恼人是、吹梅江笛。
轻寒凄恻。
问无分相思,何由相忆?
堤阴直,晚云留雨,翠珠圆滴。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翠楼吟·咏柳》以柳树为线索,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一段缠绵悱恻的相思之情。
上阕开篇用"汉月新裁,蛮腰小束"将新柳比作少女纤细的腰肢,暗示初遇时的美好印象。"红帘楼影外"到"依阑长立"描绘了一个孤独等待的画面,柳枝如眉,暗含思念。随后用"桃蹊莺翻""斜阳冷烟"等意象,营造出暮春黄昏的寂寥氛围,暗示感情的无果而终。
下阕情感更加浓烈。"折尽柔条"暗用古人折柳送别的典故,写尽离愁别恨。"吹梅江笛"的恼人笛声,勾起无限愁思。最后以"晚云留雨,翠珠圆滴"作结,柳叶上的雨滴如同相思的泪珠,将无形的情感化为可见的晶莹水珠,余韵悠长。
全词妙在将柳树人格化,通过柳的形态变化(新芽、垂枝、雨打)映射情感历程(初遇、思念、怅惘)。语言清新婉约,意象选择精准,把传统"折柳寄情"的主题写出了新意,让读者在寻常景物中感受到不寻常的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