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的是汉高祖刘邦荣归故里的场景,充满历史沧桑感和帝王气派。
前两句说刘邦统一天下后回到家乡沛县(今江苏徐州一带),在歌风台设宴庆祝。"万乘"指皇帝的车驾,"火德"代表汉朝崇尚的五行之火运,暗示汉朝开国的气象。
中间四句生动刻画了当时的盛况:家乡父老用歌声欢迎他,天下英雄都跟随他归来。家乡的泗水依然清澈,风云变幻中仿佛还能看到当年皇家仪仗的辉煌。这里用"倒载"形容英雄们卸下武装、放松庆祝的状态,"翠华"指皇帝仪仗的华丽旗帜。
最后两句将视线拉回现实:高大的石碑矗立在苍茫暮色中,静静见证着人世间无数兴衰变迁。"劫灰"是佛教用语,比喻历史长河中的重大变故,传递出一种超然的历史观。
全诗通过对比手法,将刘邦当年的辉煌与如今的遗迹并置,让人感受到时间的力量——再伟大的功业最终都会化为供后人凭吊的历史陈迹。诗人站在歌风台前,仿佛穿越时空目睹了那场盛宴,又在苍烟碑影中领悟到历史的深邃。
揭傒斯
揭傒斯(1274~1344)元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史学家。字曼硕,号贞文,龙兴富州(今江西丰城杜市镇大屋场)人。家贫力学,大德年间出游湘汉。延佑初年由布衣荐授翰林国史院编修官,迁应奉翰林文字,前后三入翰林,官奎章阁授经郎、迁翰林待制,拜集贤学士,翰林侍讲学士阶中奉大夫,封豫章郡公,修辽、金、宋三史,为总裁官。《辽史》成,得寒疾卒于史馆,谥文安,著有《文安集》,为文简洁严整,为诗清婉丽密。善楷书、行、草,朝廷典册,多出其手。与虞集、杨载、范梈同为“元诗四大家”之一,又与虞集、柳贯、黄溍并称“儒林四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