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 其三 秋海棠

空谷佳人,淡红衫子天然艳。风清露浅。脉脉凝啼眼。

恰似伤秋,倚徙湖山遍。怜谁伴。重帘不捲。有个人肠断。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秋海棠花,但诗人把它比作一位住在幽静山谷的美人,赋予它人的情感和故事。

上片(前四句)描绘花的形象: "空谷佳人"——把秋海棠比作住在无人山谷的美丽女子 "淡红衫子"——用女子穿的淡红衣服比喻花瓣颜色 "风清露浅"——清风吹拂,露水轻盈,烘托出清新氛围 "脉脉凝啼眼"——花瓣上的露珠像美人含泪的眼睛,带着欲言又止的哀愁

下片(后五句)抒发情感: "恰似伤秋"——这花好像也在为秋天伤感 "倚徙湖山遍"——它孤独地开遍湖边山野 "怜谁伴"——可怜它无人陪伴 "重帘不捲"——远处有人家窗帘紧闭(暗示无人关心) "有个人肠断"——其实看花的人(诗人自己)也正伤心欲绝

艺术特色: 1. 全篇用拟人手法,花人合一 2. 通过"淡红衫子""凝啼眼"等具体意象,把抽象情感变得可见可感 3. 结尾巧妙转折,表面写花孤独,实则写自己断肠 4. 语言清新自然,不用生僻字词

深层情感: 诗人借秋海棠写自己的孤独与伤感。秋海棠在无人山谷独自开放,就像诗人在人世间的孤独;花上的露珠如同眼泪,暗示诗人心中有说不出的苦楚。最后点明"有个人肠断",说明看花人比花更愁苦,这种"以乐景写哀"的手法,使哀伤之情更加深刻。

尤侗

尤侗(1618年-1704年)明末清初著名诗人、戏曲家,曾被顺治誉为“真才子”;康熙誉为“老名士”。字展成,一字同人,早年自号三中子,又号悔庵,晚号良斋、西堂老人、鹤栖老人、梅花道人等,苏州府长洲(今江苏省苏州市)人。于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儒,授翰林院检讨,参与修《明史》,分撰列传300余篇、《艺文志》5卷,二十二年告老归家。四十二年康熙南巡,得晋官号为侍讲,享年八十七岁。侗天才富赡,诗多新警之思,杂以谐谑,每一篇出,传诵遍人口,著述颇丰,有《西堂全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