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宫夜醮

五云宫阙拥霓旌,子夜剩章扣玉清。
星月满坛尘不动,天风吹落步虚声。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神秘而庄严的夜间道教仪式。让我用大白话为你解析其中的画面和意境:

1. 场景搭建: 诗一开头就用"五云宫阙"给我们展示了一座被彩色祥云环绕的宫殿,道士们举着霓虹般的旗帜,场面既华丽又带着仙气。就像电影里神仙出场时那种云雾缭绕的感觉。

2. 仪式进行时: "子夜剩章扣玉清"说的是深夜时分,道士们还在念诵经文,这些经文仿佛能直接传到最高天界(玉清)。这里的"扣"字用得特别妙,像是把经文当敲门砖,轻轻叩响天庭的大门。

3. 环境氛围: 第三句"星月满坛尘不动"营造出绝美的画面——整个祭坛沐浴在星光月光下,连一粒灰尘都不飘动。这种极致的静谧,反而让仪式显得更加神圣庄严。

4. 声音描写: 最后一句最有意境,说天上的风把道士们诵经的声音(步虚声)吹落人间。这里的"吹落"用得特别生动,仿佛诵经声像花瓣一样从天上飘下来,让读者似乎能听到那若有若无的仙乐。

整首诗的精妙之处在于: - 用"五云""霓旌"等意象营造仙界氛围 - 通过"尘不动"的静态与"风吹落"的动态形成对比 - 把看不见的声音写成可以"吹落"的实物 - 让读者既能看见星光祭坛的画面,又能想象空灵的道教音乐

这种写法让我们即使没参加过道教仪式,也能通过文字感受到那种神圣空灵的意境,就像欣赏一幅有声有色的动态画卷。

潘玙

潘玙(一作屿),四明(今浙江宁波)人(《诗家鼎脔》卷上)。与柴望、贾似道等有交。有《鄮屋拙藁》(《诗渊》),已佚。潘玙诗,据《诗家鼎脔》、《诗渊》所录,编为一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