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林处士梅诗八首

犯寒不怕雪蒙头,踢石穿林不暂休。
千首诗成千首意,十分春瘦十分愁。
飞添宫额妆同艳,斜插鬓云香共留。
勉续清吟知笔弱,苦无风度恐花羞。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不畏严寒、执着寻梅的隐士形象,通过梅花传递出文人风骨与人生感慨。

前两句用"雪蒙头""踢石穿林"的生动画面,展现主人公顶风冒雪也要寻梅的倔强劲头。这种不惧严寒的坚持,暗喻着对理想追求的执着。

中间四句巧妙地将梅花与人生交织:写千首诗就蕴含千种心境,春日的消瘦暗含十分愁绪。这里把梅花比作美人,说它像宫女额头的花钿般明艳,又像斜插鬓发的鲜花散发幽香,赋予梅花人的情感与姿态。

最后两句谦虚地表示自己才疏学浅,担心续写的诗句配不上梅花的风韵。这种自谦反而衬托出对梅花的极致珍视——生怕自己笔力不足会唐突了这份美好。

全诗最动人的是把梅花人格化的写法:它既是风雪中傲然绽放的自然之花,又是承载着诗人愁思的精神知己。通过寻梅、赏梅、咏梅的过程,展现了古代文人将自然景物与心灵世界相融的独特审美。

刘学箕

刘学箕,生卒年均不详(约公元1192年前后,即宋光宗绍熙时期在世),字习之,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刘子恽之孙。生平未仕,但游历颇广,曾“游襄汉,经蜀都,寄湖浙,历览名山大川,取友于天下”(本集陈以庄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