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赵广文赴任

胄监初投迹,黉宫再调官。
行看新教洽,莫叹旧毡寒。
闽路春将近,都门雪乍残。
诸生迎拜日,揖让杏花坛。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叫赵广文的官员赴任时的情景,充满了对未来的期许和对教育事业的热情。

首联“胄监初投迹,黉宫再调官”交代了赵广文的身份和经历——他曾在国子监(古代最高学府)任职,如今又被调往地方学校(黉宫)担任教职。虽然职位变动,但依然在教育系统内,说明他是一位有学识的官员。

颔联“行看新教洽,莫叹旧毡寒”是鼓励和安慰:到了新地方,他的教学一定会受到欢迎(“教洽”),不必留恋过去的清贫生活(“旧毡寒”)。这里的“旧毡”指代过去的职位,可能条件一般,但诗人劝他向前看。

颈联“闽路春将近,都门雪乍残”写旅途景色:赵广文赴任的福建(闽路)已是春天将至,而京城(都门)的积雪刚刚消融。一南一北的对比,暗示他即将迎来温暖的新环境,也暗含对他未来工作的美好祝愿。

尾联“诸生迎拜日,揖让杏花坛”想象他到任时的场景:学生们恭敬相迎,在杏花盛开的讲坛前向他行礼。杏花坛代指学校,古代常以“杏坛”象征教育,这里既点明他的职责,也烘托出师生和谐的氛围。

全诗语言平实,没有华丽辞藻,但通过细节传递出对友人赴任的鼓励和期待,同时展现了古代文人对教育事业的重视。诗人用“春将近”“杏花坛”等意象,让整首诗充满希望和生机,读来令人感到温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