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

一捻纤腰工结束。
剪剪秋波,眉黛争飞绿。
妒杀猩裙看不足。
小名试向花间录。
身本当年刘碧玉。
第二泉边,生小牵萝屋。
翠袖天涯鸿影独。
可怜漂坠西溪曲。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蝶恋花》是宋代文学家晏殊的代表作之一,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女子的美丽、孤独与命运。我们来一步步解析这首词的精髓。

首句“一捻纤腰工结束”,描述了一位女子优美的腰肢,这一细节能让人感受到她身体的柔软与娇俏。这里的“工结束”不仅表达了女子装扮的精致,还蕴含着一种刻意修饰之美,仿佛是精心装扮出来的。

“剪剪秋波,眉黛争飞绿”描绘了女子灵动的眼神和修长的眉毛,这里“剪剪”形容眼神的清澈灵动,“秋波”是指她的眼神仿佛秋天的波光,温柔又带有一丝幽深。而“眉黛争飞绿”,则是用比喻手法形容女子的眉毛,用绿色来描绘眉色,使女子的形象更加生动活泼,充满生机。

接下来“妒杀猩裙看不足”,这句中的“猩裙”指的是猩红色的裙子,这里通过对“猩裙”的赞美,进一步突出了女子裙子的鲜艳与出色。而“妒杀”则是指她美艳的程度超出了常人所能欣赏的范围,从而引来了旁人甚至是其他物体的嫉妒。

“小名试向花间录”,这一句则描绘了女子在花丛中低声细语的情景,充满了一种温柔含蓄的美感。“花间录”不仅指女子在花丛中的行为,也隐含了一种记录美好回忆的意思。

“身本当年刘碧玉”,这一句是说女子出身名门,如同当年的刘碧玉一样,出身高贵。刘碧玉是汉代一位著名的美人,此处用以比喻女子的高雅气质。

“第二泉边,生小牵萝屋”,这里的“牵萝屋”指的是简陋的茅屋,说明女子出身虽高贵,但生活并不奢华。“第二泉边”可能是指某处风景优美的地方,暗示着女子曾经的美好生活。

“翠袖天涯鸿影独”,这句描绘了女子孤单的形象,她身着翠绿色的衣袖,面对辽阔的天空,仿佛一只孤独的大雁,“独”字突出她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最后一句“可怜漂坠西溪曲”,表达了诗人对女子命运的同情,她如同被遗弃的落叶,漂泊在西溪的曲处,暗示着女子最终的不幸命运。

整首词通过对女子外貌、生活背景以及命运的描绘,展现了一位虽然美丽但又孤独、不幸的女子形象,诗词语言优美,情感丰富,展现了宋代文学的魅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