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六十二首 其十二
建志诚心愚,高慕欣朋俦。
相与立弘誓,舍俗慕閒丘。
萧散人物外,晃朗免绸缪。
寂寂求戒(一作「诚」)真,亹亹励心柔。
警策修三业,激切澄四流。
兴心愿弘誓,救溺运慈舟。
嘉期归妙觉,善会涅盘修。
存心八正道,立志三祇休⑴。
相与立弘誓,舍俗慕閒丘。
萧散人物外,晃朗免绸缪。
寂寂求戒(一作「诚」)真,亹亹励心柔。
警策修三业,激切澄四流。
兴心愿弘誓,救溺运慈舟。
嘉期归妙觉,善会涅盘修。
存心八正道,立志三祇休⑴。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普通人如何通过修行追求心灵解脱的故事,用现代话可以这样理解:
开篇说一个原本懵懂的人("建志诚心愚")因为向往志同道合的朋友("高慕欣朋俦"),决定和大家一起立下修行誓言,放弃世俗生活去追求清净("舍俗慕閒丘")。就像现代人离开城市去深山禅修一样。
中间描写修行状态:摆脱人际关系束缚("萧散人物外"),内心变得通透豁达("晃朗免绸缪")。在寂静中坚守戒律("寂寂求戒真"),持续磨练柔软心性("亹亹励心柔")。这里用"警策修三业"提醒自己要管好言行思想,"激切澄四流"比喻像治理污水般净化欲望。
高潮部分展现修行目标:发愿要像救生艇一样帮助众生("救溺运慈舟"),期待最终获得觉悟("嘉期归妙觉"),达到涅槃境界。最后两句是具体方法:保持正确人生观("八正道"),立志用漫长时间修行("三祇"指极长时间)。
全诗像一份修行日记,记录从普通人到修行者的心路历程,用"慈舟""治水"等生活化比喻让抽象道理变得可感。最打动人的是那种既坚定又温柔的态度——既要严厉自律,又要保持心灵柔软,这对现代人处理压力也很有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