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圣庙次左时翊韵 其二

晨过三迁坊,延伫忽亭午。
缅怀孟轲氏,生不遇明主。
立言垂训戒,天下知彟矩。
斯文耀日星,浩气塞寰宇。
乡邦存德泽,沾溉若时雨。
高祠肖仪刑,冠佩犹楚楚。
卓哉文宣王,配享共千古。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是一首赞美孟轲(孟子)的诗。让我们逐句分析:

1. “晨过三迁坊,延伫忽亭午。” 诗人清晨经过三迁坊(可能是孟庙的所在地),不知不觉就停留到了正午。诗人可能因为对孟子的敬仰,不自觉地在这里停留了很久。

2. “缅怀孟轲氏,生不遇明主。” 诗人怀念起孟子,感叹他生活在那个时代却没有遇到明辨是非的君主。这是对孟子命运的惋惜,也是对那个时代的不满。

3. “立言垂训戒,天下知彟矩。” 孟子的言论成为了训诫,让天下人都知道他的道德标准(彟矩是规矩的意思,这里用来形容孟子的道德准则)。这是对孟子思想深远影响的赞扬。

4. “斯文耀日星,浩气塞寰宇。” 孟子的文明精神如日星般照耀,他的浩然正气充满整个宇宙。这是对孟子精神和品格的极高赞美。

5. “乡邦存德泽,沾溉若时雨。” 他的家乡因为他的德行而受益,就像及时的雨水滋润着土地。这是对孟子道德影响力的进一步赞美,表示他的道德影响就像雨露一样滋润人心。

6. “高祠肖仪刑,冠佩犹楚楚。” 孟子的祠堂里他的形象肃穆,头戴冠佩显得风度翩翩。这是对孟子形象的描绘,同时也表达了对他的敬仰。

7. “卓哉文宣王,配享共千古。” 孟子的卓越成就使他被誉为文宣王(这是很高的荣誉),他的名声将永载史册。这是对孟子极高和深远的评价。

总的来说,这首诗全面赞美了孟子的品格、思想、影响和历史地位。诗人通过对孟子的怀念和赞美,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对他的思想的认同。这首诗深入浅出,使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使得普通读者也能理解其精髓和魅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