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河谣
古河徙自周定王,汉悲瓠子歌宣房。
后来纷纷建群议,神禹远矣谁其良。
黄流一石泥数斗,歘忽风霾千里走。
奔狂力障势转狂,似止儿啼掩其口。
古之使者犹为民,以身捍水勇且仁。
今之使者志在名,流移未复碑先成。
张秋巳誇缵禹绩,苻离庙祀称无敌。
君不见蜀之遗爱仰三犀,今之铁牛仆在堤。
后来纷纷建群议,神禹远矣谁其良。
黄流一石泥数斗,歘忽风霾千里走。
奔狂力障势转狂,似止儿啼掩其口。
古之使者犹为民,以身捍水勇且仁。
今之使者志在名,流移未复碑先成。
张秋巳誇缵禹绩,苻离庙祀称无敌。
君不见蜀之遗爱仰三犀,今之铁牛仆在堤。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治河谣》用对比手法,讽刺了古代和现代治水官员的不同态度,核心思想是:真正为民的官员太少了。
上半部分讲黄河的灾难: - 黄河改道自古就是大问题(周朝就开始了),汉代皇帝曾为治水悲叹。 - 黄河泥沙多(一河水半碗泥),泛滥时像发疯的野兽,堵不如疏(像捂住哭闹孩子的嘴只会更糟)。
下半部分对比古今官员: - 古代好官:像大禹那样拼命治水("以身捍水"),是真心为民。 - 现代贪官:只顾立碑扬名("碑先成"),百姓还没安置好就先夸功。举例讽刺:张秋、苻离等地官员吹嘘治水功绩("缵禹绩""称无敌"),实际像堤上倒掉的铁牛雕像——中看不中用。
诗人最后感叹: - 真正被百姓怀念的,是李冰父子在四川造的镇水石犀(办实事),而现在官员搞的形象工程(铁牛雕像)根本没用。
通俗理解: 这首诗就像在说:"古代清官抗洪抢险,现代贪官作秀摆拍。治黄河不是靠立碑吹牛,得干实事!" 借古讽今,骂尽了那些只顾政绩、不顾百姓死活的官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