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中天(月夕登绘幅堂,与赘房各赋一解)
雁横迥碧,渐烟收极浦,渔唱催晚。临水楼台乘醉倚,云引吟情闲远。露脚飞凉,山眉锁暝,玉宇冰奁满。平波不动,桂华底印清浅。
应是琼斧修成,铅霜捣就,舞霓裳曲遍。窈窕西窗谁弄影,红冷芙蓉深苑。赋雪词工,留云歌断,偏惹文箫怨。人归鹤唳,翠帘十二空卷。
应是琼斧修成,铅霜捣就,舞霓裳曲遍。窈窕西窗谁弄影,红冷芙蓉深苑。赋雪词工,留云歌断,偏惹文箫怨。人归鹤唳,翠帘十二空卷。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秋夜登高望月的唯美场景,充满了梦幻般的意境和细腻的情感。
上片写景: 开篇用"雁横碧空"勾勒出秋夜天空的辽阔,渔舟唱晚的声音暗示天色渐晚。诗人醉倚水边楼台,看着云雾缭绕的远山,感觉自己的诗情也被带向远方。夜露带来凉意,暮色中的山影如女子蹙眉,皎洁的月光洒满天空,像装满了冰的梳妆镜。平静的水面倒映着月光,仿佛能看见月宫桂树的倒影。
下片抒情: 诗人想象月亮是仙人用玉斧修琢、用仙药炼制而成的,仿佛能听见月宫仙子跳霓裳羽衣曲的乐声。西窗下有人影晃动,可能是深苑中赏花的佳人。提到"赋雪""留云"的典故,暗示自己虽有文采却难觅知音。最后以"人归鹤唳"作结,人去楼空,只留下卷起的珠帘,流露出淡淡的惆怅。
全词特色: 1. 画面感极强,从天空到水面,从远山到楼台,层层铺陈 2. 善用比喻:把月亮比作冰奁(梳妆镜),把暮山比作女子蹙眉 3. 虚实结合:现实景物与月宫仙境的想象交织 4. 情感含蓄:表面写景,实则寄托着文人雅士的孤高情怀
这首词就像一幅水墨画,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月光下的静谧世界,又在景物中暗藏心事,需要细细品味才能体会其中的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