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十月八日同希周扫松灵石晚步松下怆然有怀

长怀邴曼容,远慕蘧伯玉。
养志则安能,寡地变所欲。
邈哉误儒冠,坐使衣食促。
籯书不论金,终身未易读。
洒扫惭老僧,日食才一粥。

现代解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情感真挚而深沉。

开头两句提到两位历史人物——邴曼容和蘧伯玉,他们都是古代有名的隐士,过着清贫但自由的生活。作者说自己虽然向往这种淡泊名利的生活,但现实却无法实现这样的理想。

中间部分直接吐槽现实困境:读书人的身份(儒冠)反而成了负担,为了基本温饱不得不奔波劳碌。即使家里有藏书(籯书),但一辈子都读不完——这里暗指为生计所迫,根本没时间静心读书。

最后两句特别生动:作者说自己连寺庙里扫地的老和尚都不如,人家虽然清贫但至少能安心修行,而自己每天只能喝一碗粥,过着窘迫的生活。

全诗用对比手法,把理想生活和现实处境写得淋漓尽致。我们能看到一个古代知识分子的典型困境:心怀高洁理想,却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这种"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感慨,放在今天依然能引起很多人的共鸣。

谢直

谢直,一名希孟,字古民,号晦斋,黄岩(今属浙江)人。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进士。历太社令,大理司直(《嘉定赤城志》卷三三)。宁宗嘉定十五年(一二二二)由添差嘉兴府通判罢(《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五之三一)。清光绪《黄岩县志》卷二○有传。今录诗十七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