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上闻钟

南来听是保宁锺,锺送风来风送锺。
气只与声无间断,此心何况与人同。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枕边听到钟声时的感受,通过简单的意象传递出深刻的哲理。

前两句写钟声与风声的交织。诗人从南方来,听到的是保宁寺的钟声。钟声随风传来,风声又裹挟着钟声远去,两者相互交融,分不清是风送钟声还是钟声引来了风。这种听觉体验被写得生动有趣,仿佛风声和钟声在玩捉迷藏。

后两句由实转虚,从自然现象联想到人生哲理。风声和钟声连绵不断,气息与声音交融难分,这种和谐共存的状态触动了诗人。他想到:自然界的事物尚且能如此默契,人心为什么不能相通呢?这里隐含了对人与人之间隔阂的感慨,也暗含了对和谐关系的向往。

全诗妙在用日常小景(听钟)引出大思考。钟声本是寻常事物,但诗人通过"风送钟/钟送风"的巧妙观察,把无形的风声和钟声写得充满动态美。最后两句的思考不直接说教,而是让读者自己从自然现象中领悟处世之道,显得含蓄而有味。

王遂

王遂,字去非,一字颖叔,枢密副使王韶之玄孙,后为镇江府金坛人,宋代名臣。 嘉泰二年进士,调富阳主簿,历官差干办诸司审计司。绍定三年,知邵武军兼福建招捕司参议官。后任工部尚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