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前往浙东修行时,作者在江边送别的情景。全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意象和修行者的形象,传递出对友人远行的不舍和对修行生活的向往。
前两句"我家浙东海水西,危峰高上起天梯"用夸张手法描写浙东地势险峻,山峰高耸入云像天梯一样,暗示修行之路充满挑战。"蛇喉尊者"和"虎背禅师"两句用蛇、虎等猛兽形象比喻修行者,展现他们克服艰险的勇气,秋夜穿越山洞溪流的场景更添神秘色彩。
中间"晚日桃花山更好,春风药草路多迷"是诗中最美的画面:夕阳下的桃花山色迷人,但春风中弥漫的药草香又让人容易迷失方向。这既写实景,也暗喻修行路上美景与诱惑并存。
最后两句直接抒发离别之情:在寒冷的江边送别,作者心烦意乱得不断抓挠已经稀疏的头发,这个细节描写既幽默又深情,把不舍之情表现得真切动人。全诗将壮丽山水、修行生活和真挚友情完美融合,语言通俗却意境深远。
丁复
元台州天台人,字仲容。仁宗延祐初游京师。被荐,不仕,放情诗酒。晚年侨居金陵。其诗自然俊逸,不事雕琢。有《桧亭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