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淞江逢清明

吴淞江上看春雨,客路扁舟三月行。
两岸人家插杨柳,不知今日是清明。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清明时节吴淞江上的春日景象。诗人乘着小船在江上航行,看到两岸人家都在插杨柳枝,却浑然不知当天正是清明节。整首诗通过简单的画面传递出深刻的意境。

前两句写景:春雨中的吴淞江上,诗人乘坐小船在三月里航行。"看春雨"三个字既点明了季节,又营造出朦胧湿润的春日氛围。后两句抒情:看到两岸人家插柳的习俗,诗人突然意识到这天是清明节,但当地居民似乎只是按习俗行事,并不特别在意这个日子。

诗歌的巧妙之处在于: 1. 用"不知"二字制造反差,暗示习俗已成自然,人们遵循传统却未必深究其意义 2. 通过一个外来者(客路)的视角,发现当地人习以为常的生活细节 3. 短短四句就勾勒出一幅生动的江南清明风俗画

诗人没有直接抒情,而是让读者从简单的场景中自己体会:时光流逝的悄然、传统习俗的传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正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魅力所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