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送别一位官员去平江赴任的场景,充满了对友人仕途的期许和人生境界的感慨。
前两句描绘了清晨散朝时的景象:官员们佩戴的玉饰在晨光中闪烁,春风里江边的桃李花开得正盛。这里用美好的自然景物烘托送别的氛围,暗示友人即将赴任的地方风景秀丽。
中间四句是诗人对友人的赞叹和自省。诗人说自己被世俗事务缠身,无法像友人这样在事业高峰时主动退隐,展现高尚品格。"地近黄扉"指友人离权力中心很近,"三刀"典故暗指友人即将升迁。这几句通过对比,突出了友人淡泊名利的可贵品质。
最后两句表达期盼:诗人渴望友人早日功成归来,用"只借阑门水半篙"这样具体的意象(形容江水很浅,回来很容易),委婉地表达了对友人仕途顺利、早日荣归的祝愿。
全诗通过送别场景的描写、对友人人格的赞美、对未来的期许,展现了宋代士大夫之间真挚的情谊和共同的价值追求。语言清新自然,用典巧妙而不晦涩,在送别诗中别具一格。
萧立之
萧立之(一二○三~?)(生年据本集卷下《壬午元日试笔……》“年似渭滨人样子”、“记前壬午甫能冠”推定),原名立等,字斯立,号冰崖,宁都(今属江西)人。理宗淳祐十年(一二五○)进士。历知南城县,南昌推官,通判辰州。宋亡归隐。有《冰崖诗集》二十六卷,已佚。明弘治十八年九世孙敏辑刊《冰崖公诗拾遗》三卷。事见本集末附萧敏《识后》,明嘉靖《赣州府志》卷九有传。萧立之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弘治十八年刻本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