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鹤仙·薰风弦上奏

薰风弦上奏。正蛙鸣池沼,莺吟槐柳。龙涎喷金兽。□一番疏雨、梅黄时候。神仙旧友。爱五亭、山明水秀。向□时庆旦,高明富贵,殆由天授。知否风流儒雅,利达丛中,似公稀有。芝兰挺秀。看早晚,定成就。况雪儿佳丽,歌清舞妙,管取天长地久。愿年年预借菖蒲,劝君寿酒。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夏日闲适、富贵风雅的画面,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赞美和祝福。

上片(前半部分)从自然景物入手:暖风像在琴弦上演奏,池塘里蛙鸣阵阵,槐柳间黄莺啼叫。香炉里飘出龙涎香的烟雾,一场小雨过后,正是梅子黄熟的季节。这里用声音(蛙鸣、莺啼)、气味(薰风、龙涎香)和视觉(梅黄)营造出浓郁的夏日氛围。接着提到"神仙旧友"偏爱五亭山水,暗示主人公过着超凡脱俗的生活。"高明富贵,殆由天授"点明主人公的富贵地位似乎是上天赐予的。

下片(后半部分)转向对人的赞美:主人公风流儒雅,在追求功名利禄的人群中非常罕见。用"芝兰挺秀"比喻他品格高尚,预言他必将有所成就。"雪儿佳丽"指歌舞伎,她们的表演美妙动人,暗示主人公享受着高雅娱乐。最后以祝福作结:希望每年都能用菖蒲酒为他祝寿,表达对长寿富贵的美好祝愿。

全词通过夏日景致、富贵生活和歌舞宴饮的描写,展现了一个理想化的上层社会生活图景。语言清新自然,比喻生动(如把暖风比作琴声,把人比作芝兰),在赞美富贵生活的同时,也强调了主人公不俗的品格和才华。

元好问

元好(hào)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诗、文、词、曲。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其“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