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女子在爱人离去后的孤独与思念,用细腻的意象传递出深秋时节的寂寥和无法挽回的遗憾。
上片通过四个细节展现女子曾经的鲜活形象:她穿着绿底花衣,衣褶间仿佛带着花香和雾气;她曾在春日灯会中像蝴蝶般欢快嬉戏;她背对琴筝而坐,用彩扇半遮面庞;她醉酒时脸颊绯红,带着少女的娇羞。这些画面充满动态美感,暗示过去的美好时光。
下片情绪急转直下。梦境中重重云山阻隔,象征现实的距离无法跨越。秋风中的孤雁与落叶,暗示感情已如季节般凋零。最痛心的是"桃花楫"(桃花装饰的小船)这个意象——当年载着甜蜜回忆的轻舟,如今任凭西风吹拂也再难回转,喻示逝去的爱情无法重来。
全词巧妙运用色彩对比(绿衣/红叶)、季节转换(闹春/深秋)、动静对照(蝴蝶/落叶),将甜蜜回忆与冰冷现实交织,让读者感受到时光流逝中那份刻骨的思念与无奈。
姚燮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