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山过姚紫英别业

逸山诚复佳,逸人不可逢。
何言一笑顷,得此苍髯翁。
今晨过其庐,碧苔灭行踪。
坐我松竹间,野蔌罗甘丰。
初无惊世谈,颇多旷士风。
念昔去岩壑,辍耕白云中。
白云故无恙,我乃羞樊笼。
祗应山林癖,未易药石攻。
高期出邂逅,意气将无同。
十年旧泉石,忽忽蟠吾胸。
起视白日低,归禽乱西东。
拔地森四壁,搀天唯一峰。
复闻麻谷幽,近与金盖通。
山态方屡改,泉源殊未穷。
湫然一区内,嗟我何憧憧。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场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山林的向往和对世俗束缚的厌倦。

开头四句写诗人来到逸山,感叹真正的隐士难以遇见,却意外遇到一位白发老人。"碧苔灭行踪"暗示这里人迹罕至,环境幽静。接着描写老人用山野蔬菜热情招待诗人,谈话间流露出超脱世俗的气质。

中间部分诗人开始反思自己的人生选择。他想起自己曾经离开山林去往尘世,现在看到白云依旧自在飘荡,而自己却困在俗世牢笼中。诗人坦言自己热爱山林的"癖好"难以改变,渴望能像老人一样过着自由的生活。

"十年旧泉石"以下转入景物描写:夕阳西下,飞鸟归巢,陡峭的山峰直插云霄。这些景象勾起了诗人对山水的思念。最后诗人听闻附近还有更幽深的麻谷山,感叹山形水势变化万千,而自己却为俗事烦扰,内心充满矛盾。

全诗通过对比隐士的闲适生活和自己的处境,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强烈向往。诗中"白云故无恙,我乃羞樊笼"两句尤为精妙,用永恒不变的白云反衬自己被世俗束缚的窘迫,凸显了诗人内心的挣扎。

黄溍

黄溍(1277年11月27日—1357年10月18日),字晋卿,一字文潜,婺州路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元代著名史官、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文思敏捷,才华横溢,史识丰厚。一生著作颇丰,诗、词、文、赋及书法、绘画无所不精,与浦江的柳贯、临川的虞集、豫章的揭徯斯,被称为元代“儒林四杰”。他的门人宋濂、王袆、金涓、傅藻等皆有名于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