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德问弟苦雨
鹁鸠朝唤晴,竹鸡莫催雨。
翛翛晴雨间,平生睡足处。
剥啄忽以诗,使我浪愁苦。
此事属天公,底用强如许。
淋漓不得休,土偶复于土。
君何见之晚,三叹咏集栩。
不如两忘言,危坐拥败絮。
向来夏畦劳,抱瓮汉阴圃。
旱涝相乘除,天地只此数。
为我语老农,未用轻喜怒。
使有二顷田,亦欲荷锄去。
我评昔逊世,幼安胜根矩。
毋为苦近名,江湖多数罟。
但看采荣者,隐约殆终古。
彼以膏自煎,谢去非吾侣。
无已则沮溺,躬耕谅所取。
吾侪固长贫,正坐力不武。
所营薄少耳,抟沙尚难聚。
却笑杜陵翁,欲把漏天补。
胡不归自谋,飕飕破茅宇。
天边金老鸦,已放晴曜吐。
马嘶群动起,吾惟守环堵。
翛翛晴雨间,平生睡足处。
剥啄忽以诗,使我浪愁苦。
此事属天公,底用强如许。
淋漓不得休,土偶复于土。
君何见之晚,三叹咏集栩。
不如两忘言,危坐拥败絮。
向来夏畦劳,抱瓮汉阴圃。
旱涝相乘除,天地只此数。
为我语老农,未用轻喜怒。
使有二顷田,亦欲荷锄去。
我评昔逊世,幼安胜根矩。
毋为苦近名,江湖多数罟。
但看采荣者,隐约殆终古。
彼以膏自煎,谢去非吾侣。
无已则沮溺,躬耕谅所取。
吾侪固长贫,正坐力不武。
所营薄少耳,抟沙尚难聚。
却笑杜陵翁,欲把漏天补。
胡不归自谋,飕飕破茅宇。
天边金老鸦,已放晴曜吐。
马嘶群动起,吾惟守环堵。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以幽默豁达的态度,道出了面对自然无常和人生困境的智慧。全诗可以分成几个层次来理解:
开篇用鹁鸠(晴天鸟)和竹鸡(雨天鸟)的啼叫,带出天气阴晴不定的烦恼,但诗人却说这正是最适合睡觉的好天气——这种反常规的联想立刻展现出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
中间部分像朋友聊天般自然:诗人收到朋友诉苦下雨的诗信,却笑着开导对方。他用"土偶被雨淋回泥土"的生动比喻,说明万物终将回归本真,不必过分忧虑。接着用老农浇菜园的例子,指出旱涝本是自然规律,暗示人生得失也应看淡。
随后转入更深层的思考:诗人认为与其追求虚名("苦近名")像飞蛾扑火般自我消耗,不如学古代隐士躬耕田园。他自嘲贫穷是因为能力不足,连捏沙成团都做不到,却又调侃杜甫"想补漏天"的执着,认为不如回家修补自己的破茅屋来得实在。
最后笔锋一转:乌鸦啼叫预示天晴,马嘶人动新的一天开始,而诗人选择安然守着自己的一方天地。这个结尾充满画面感,传递出"任外界纷扰,我自岿然不动"的从容。
全诗妙在将生活琐事、自然现象与人生哲理完美融合,语言平实却意蕴深远。诗人用幽默化解愁苦,用通透看待得失,展现出中国文人特有的"苦中作乐"的生存智慧,对现代人缓解焦虑也有启发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