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二十五日渡海纪所见①
海门峡如束,放舟还趁潮。
岛屿渐以远,仰视惟云霄。
天与水为一,远帆同秋毫。
极目杳无际,意气惨不骄。
问程藉指南⑴,出海称人豪(作者注:「船主曰『出海』。」)。
亚班揽篷索,上下等悬猱⑵。
巨浪拍天起,比似桅樯高。
龙骨⑶从上过,一落轻于毛。
远望峻岭矗,水沸山岳摇。
柁师噤不语,谓是鲲鱼尻。
喷沬散作雨,十里闻腥臊。
转瞬无所睹,但觉心旌愮。
晚霞日初落,星斗何迢迢。
夜黑青燐生,非鬼亦非妖。
燄燄千万点,谁将十斛抛。
此景洵奇绝,坐看过中宵。
鸡鸣天欲曙,华彩掀波涛。
天吴与紫凤,野火春风烧。
万顷荡金碧,蛟鼍争潜逃。
动心复駴目,快事倾醇醪。
幸逢圣御宇,海宴无飘飖。
生平见未见,恣意誇同曹。
得藉沧溟力,永静番俗嚣。
归将画蓬壶,游仙足解嘲。
笑语金华人,局蹐虚鸣镳(施懿琳编校)。
岛屿渐以远,仰视惟云霄。
天与水为一,远帆同秋毫。
极目杳无际,意气惨不骄。
问程藉指南⑴,出海称人豪(作者注:「船主曰『出海』。」)。
亚班揽篷索,上下等悬猱⑵。
巨浪拍天起,比似桅樯高。
龙骨⑶从上过,一落轻于毛。
远望峻岭矗,水沸山岳摇。
柁师噤不语,谓是鲲鱼尻。
喷沬散作雨,十里闻腥臊。
转瞬无所睹,但觉心旌愮。
晚霞日初落,星斗何迢迢。
夜黑青燐生,非鬼亦非妖。
燄燄千万点,谁将十斛抛。
此景洵奇绝,坐看过中宵。
鸡鸣天欲曙,华彩掀波涛。
天吴与紫凤,野火春风烧。
万顷荡金碧,蛟鼍争潜逃。
动心复駴目,快事倾醇醪。
幸逢圣御宇,海宴无飘飖。
生平见未见,恣意誇同曹。
得藉沧溟力,永静番俗嚣。
归将画蓬壶,游仙足解嘲。
笑语金华人,局蹐虚鸣镳(施懿琳编校)。
现代解析
这是一首富有生动景象描绘与强烈感情色彩的诗歌,描绘了作者渡海时的所见所感。让我们来一起分析这首诗词的精髓和魅力。
1. 诗的开篇描述了海的壮阔。“海门峡如束”,是说海门峡非常狭窄,像是一道口子,作者乘着船只趁着潮水前行。这展现了渡海的开始,有一种冒险和探索的意味。
2. 然后,诗人描绘了远离岛屿,仰望天空的景象。“仰视惟云霄”,表达了诗人抬头看到高高的天空和云朵,有一种高远和辽阔的感觉。
3. “天与水为一”描绘了天空和水面似乎连接在一起,形成一片无垠的蓝色,展示了大海的广阔无垠。而远处的帆船像秋毫一样微小,形成对比,更显得海的辽阔。
4.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巨浪拍打天空的景象。“巨浪拍天起,比似桅樯高”,展现了大海的波涛汹涌和力量。
5. 诗中还通过描述船只在海浪中穿梭,“龙骨从上过,一落轻于毛”,让读者感受到船行的颠簸和刺激。同时,“柁师噤不语”,可能是在面临巨浪时的一种紧张气氛。
6. 随后,诗人描绘了夜晚的海上景象。“夜黑青燐生,非鬼亦非妖”,表达了夜晚海上的神秘感。“燄燄千万点”,可能是指海上的灯火或者星光,给夜晚的海面增添了美丽的景色。
7. 天亮后的海面景象又是另一番风味。“万顷荡金碧”,描绘了太阳照耀下的海面波光粼粼,金碧辉煌。
8. 整首诗中,诗人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海的壮阔、神秘和美丽,同时表达了自己在渡海过程中的惊奇、欣喜和感慨。
9. 最后几句,“幸逢圣御宇,海宴无飘飖”,表达了诗人对时代的感恩和对海洋安宁的祝愿。“生平见未见,恣意誇同曹。得藉沧溟力,永静番俗嚣。”则表现了诗人对这次渡海经历的自豪和对海洋力量的赞美。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深刻的描绘,展现了大海的壮丽景色和诗人的内心感受,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