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画山矾

傍路依山到处生,只因樵牧惯相轻。
若教尘俗如桃李,未必梅花肯作兄。

现代解析

好的,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分析,希望能够帮助您理解:

这是一首题画诗,描写的是山矾的情境。山矾是一种生长在山林间的植物,常常被人们忽视,但诗人却通过这首诗赋予它独特的魅力。

首句“傍路依山到处生”,描述了山矾生长的环境。它并不是在繁华的花园里,而是在路边、依山而生。这个描写揭示了山矾平凡、朴实的特性,与人们常见的繁华景象形成鲜明对比。诗人通过对环境的描绘,展示了山矾虽然被人们忽视,但依旧坚韧生长的特点。

第二句“只因樵牧惯相轻”,表达了人们对山矾的轻视。樵夫和牧民常常忽视它,认为它没有什么价值。这种轻视其实是对山矾价值的忽视和误解。诗人借此表达了对于普通人们忽视美好事物的批判意味,引导人们重新审视身边容易被忽视的事物。

第三句“若教尘俗如桃李”,通过假设的方式展开描述。如果山矾生长在尘俗之中,如同桃李那般被人们关注,那它是否会展现出不同于现在的一面呢?这是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诗人通过这个假设,暗示了山矾本身的独特魅力,并不需要依赖人们的关注来展现。

最后一句“未必梅花肯作兄”,再次强调了山矾的独立和独特。即使与梅花相比,也不见得梅花就能超越山矾。诗人通过对梅花的比较,突出了山矾的自信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对比,展现了山矾的独特魅力和坚韧精神。诗人通过这首诗呼吁人们关注身边容易被忽视的美好事物,重新认识和理解它们的价值。同时,也表达了对普通人们忽视美好事物的批判意味和对山矾独立精神的赞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