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楚以二酒合而为一且效洞庭春色以诗叙其事

世间百味俱有正,偶人酸咸俱一病,
须知论酒如论才,软美悦人严太劲。
韩青居士贵调和,田窦醉时籍福胜。
寂然二物俱有光,物外洞庭容借香。
共谈已造名理窟,一鞭亟人亡何乡。
了知此处有真趣,再听牖下鸣糟床。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主要通过酒来比喻生活中的各种滋味,强调调和的重要性。让我们逐句解析一下:

1. 世间百味俱有正,偶人酸咸俱一病,须知论酒如论才,软美悦人严太劲。 - 世间各种味道都有其正统之处,但过于单一的酸或咸都会让人不舒服,就像喝酒一样,酒没有一味地甜或辣,软美或严酷,才令人愉悦。 - 这里用酒的味道来比喻人与事物,强调和谐的重要性。

2. 韩青居士贵调和,田窦醉时籍福胜。 - 韩青居士之所以受到尊重,是因为他善于调和各种味道,就像混合不同酒品一样,达到完美的口感。 - 田窦是历史上的两个贵族,他们愉快时饮酒,似乎更注重酒带来的福气胜过味道。 - 这里暗示了调和与福气的关系。

3. 寂然二物俱有光,物外洞庭容借香。 - 这句描述了两种不同的酒,虽然静默无言,但各自都很出色,就像洞庭湖的香气一样,借外物而显现出独特的韵味。 - 这里借助洞庭湖的形象,表达了两种不同酒的和谐与相互借光的关系。

4. 共谈已造名理窟,一鞭亟人亡何乡。 - 在讨论这些酒时,已经深入探讨了许多道理和知识,但这些讨论似乎没有指向一个明确的方向或目标。 - 这里表达了探讨这些事物的哲理,但最终并没有明确的结论或方向。

5. 了知此处有真趣,再听牖下鸣糟床。 - 最后一句,诗人总结道,这里有很多真实的趣味,就像听着窗外曲霉发酵的声音一样,充满了生活的真谛。 - 这里以曲霉发酵的声音象征生活的日常乐趣。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酒的形象,表达了调和与平衡的重要性,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寻找真实趣味的态度。诗中既有对生活细节的感悟,也有对和谐之道的探讨。

王洋

(1087—1154)宋楚州山阳人,字元渤。王资深子。徽宗宣和六年进士。高宗绍兴初诏试馆职,历秘书省正字、校书郎、守起居舍人,擢知制诰。十年以权发遣吉州换邵武军。洪皓使金归,人无敢过其居,洋独与往来,为人诬告与闻洪皓欺世飞语,以直徽猷阁出知饶州。寓居信州,有荷花水木之趣,因号王南池。善诗文,其诗极意镂刻,文章以温雅见长。有《东牟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