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贫文人傍晚散步时的所见所感,充满宁静淡泊的意境。
开头两句写诗人自嘲像颜回一样贫穷,傍晚悠闲地走出树林散步。这里用"陋巷""贫"直接点明生活清苦,但"闲步"二字又透露出随遇而安的心态。
中间四句是散步时看到的景色:悠长的笛声送走了落日,一片残云点缀着远山,寺庙的磬声渐渐稀疏,渔家的柴门半开半掩。这些画面很有层次感,从声音(笛声、磬声)到视觉(残云、远山),再到生活场景(渔家),就像一组电影镜头,由远及近地展现傍晚时分的宁静。
最后两句写诗人被这景色吸引,徘徊吟诗直到月亮升起才回家。一个"迟回"(迟迟不愿离开)和"搜吟久"(长时间寻找诗句)生动表现了诗人沉醉在自然中的状态。
全诗最妙的是用简单常见的景物(笛声、云、山、寺庙、渔家)组合出一幅淡雅的水墨画,没有华丽的辞藻,却让人感受到平凡生活中的诗意。诗人虽然贫穷,但能在寻常景物中找到心灵寄托,这种安贫乐道、寄情山水的态度正是古代文人的典型精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