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东去 美人
破瓜年纪,黛螺垂、双髻珍珠罗抹。娅?吴音娇滴滴,风里啼莺声怯。飞燕精神,惊鸿标致,初按梁州彻。舞裙微褪,汗香融透春雪。少陵词客多情,当年曾烂赏,湖州风月。自恨寻春来已暮,子满芳枝空结。湘佩轻抛,韩香偷许,空想凌波袜。章台杨柳,可堪容易攀折。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位青春少女的动人形象,以及词人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
上片用细腻的笔触刻画少女的美丽: - "破瓜年纪"指十六岁少女,"黛螺垂"写她垂下的青黑色秀发,"双髻珍珠罗抹"写她发髻上的珍珠装饰。 - "娅?吴音娇滴滴"形容她柔美的吴地方言像黄莺啼叫般动听。 - "飞燕精神"用赵飞燕的典故写她舞姿轻盈,"惊鸿标致"用曹植《洛神赋》典故写她体态优美。 - "舞裙微褪"二句生动描写她跳舞时香汗浸透纱裙的性感画面。
下片转入抒情: - 词人自比杜甫(少陵野老),回忆当年在湖州纵情声色的往事。 - "自恨寻春来已暮"表达错过美好时光的遗憾,"子满芳枝空结"用果实喻指少女已嫁作人妇。 - "湘佩""韩香"用典故暗示与少女曾有情愫,但最终错过。 - 结尾以"章台杨柳"喻指青楼女子,反问"可堪容易攀折",表达对爱情易逝的怅惘。
全词通过明写少女之美,暗抒人生遗憾,将青春易逝的永恒主题写得婉转动人。词人善用历史典故和自然意象,使抽象的情感变得具体可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