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北宋都城汴京(今开封)在清明时节的繁华景象和人们的生活情趣。
上片写白天热闹场景: - 开篇直接点明时间地点——三月汴京,正是全城出游的季节。宫墙边的柳树发新芽,与红墙形成青红相映的美景。 - "十一门"指汴京的城门,所有城门都车马拥挤,说明出游人数之多。"寒具"是古代一种油炸点心,富贵人家用金盘盛着祭品,既写实又暗含奢华。
下片转写傍晚归家情景: - 人们祭扫归来,走过芳草小径。风吹落梨花,像在传递春天的消息。 - 傍晚微寒让人想喝酒取暖,春雾笼罩的深院里,只剩秋千在暮色中轻轻晃动,这个细节特别生动,用秋千的静止反衬白天的热闹。
全词妙在: 1. 像纪录片镜头,先拍全景(全城出游),再拍特写(金盘、秋千) 2. 用对比手法:白天热闹vs傍晚宁静,人群欢闹vs独院寂寥 3. "梨花信"这种拟人写法,把春天写得有情有义 4. 最后秋千空荡的画面,让人自然联想到白天少女们嬉戏的场景,余味悠长
本质上是在写人们对春天的珍惜——虽然白天尽情游玩,但傍晚回家时,还是能感受到春天稍纵即逝的淡淡惆怅。
欧阳玄
元代史学家、文学家。延祐年间(1314年—1320年),欧阳玄任芜湖县尹三年,不畏权贵,清理积案,严正执法,注重发展农业,深得百姓拥戴,有“教化大行,飞蝗不入境”之誉。在任内,对芜湖名胜古迹,多加保护修葺,据传“芜湖八景”,是其在任时所形成。对每景都题有七律一首(见康熙《太平府志》和《芜湖县志》),常游“荆山寒壁”,因与家乡荆州的荆山同名,所以其有“三年楚客江东寓,每见荆山忆故乡”之句。离任时,对芜湖依念绵绵。后人将荆山之水取名“欧阳湖”,简称“欧湖”,以志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