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华山陈图南

华山隐士羡图南,高卧于今尚有龛。
花鸟多情谁作主,云霞无恙梦犹酣。
玉峰临路空劳望,铁索悬厓不可探。
我欲东寻刘禹锡,结茅同住碧巉岩。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取材于华山的隐士故事,通过描绘华山的景色和隐士的精神境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首句“华山隐士羡图南”,这里提到的“华山隐士”指的是在华山隐居的隐士,而“图南”是古时的一个典故,比喻有志向或远大的抱负的人。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华山的隐士羡慕那些志向高远的人。

“高卧于今尚有龛”,指华山的隐士虽然现在不再活跃,但他们的隐居之所(龛)还在。这里用“高卧”来形容隐士的生活状态,表现了一种安逸、自在的生活态度。

“花鸟多情谁作主,云霞无恙梦犹酣”,这两句描绘了华山的自然美景。花鸟似乎有情有意,有人作主,但实际上它们自由自在,不受任何制约。而云霞仍然美丽如初,如同在梦境中一般令人沉醉。这里通过对花鸟和云霞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感慨和向往。

“玉峰临路空劳望,铁索悬厓不可探”,这两句写华山的险峻和难以到达。诗人站在玉峰下,望着险峻的山崖,徒然产生仰望的心情,但又无法亲手去探查。这句话表达了华山的雄伟壮观以及对这种景观的无奈和向往之情。

最后两句“我欲东寻刘禹锡,结茅同住碧巉岩”,诗人表达了自己就像刘禹锡那样,想去华山寻找一处住所,与隐士一同居住。这里借用刘禹锡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希望能过上一种自由自在、与世无争的生活。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华山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和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