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拜访高僧时的所见所感,通过自然景物与禅意的结合,展现了超脱世俗的向往。
首联“曲径绕丛林,钟声杂梵音”写的是诗人前往寺庙的途中,小路蜿蜒穿过树林,远处传来钟声和诵经声,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神圣的氛围。
颔联“松风吹定衲,萝月照禅心”进一步描写高僧修行的场景:松风吹拂着僧人的袈裟,藤萝间的月光映照着他宁静的禅心。这两句既写景,又暗含对僧人超然物外的赞叹。
颈联“抚景吟行远,谈玄入悟深”写诗人与高僧的交流,他们一边欣赏风景,一边探讨深奥的哲理,使诗人的感悟更加深刻。
尾联“不能尘鞅脱,聊复一登临”是诗人的感慨:虽然自己无法完全摆脱世俗的束缚,但还是愿意来此登高访禅,寻求片刻的宁静。
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通过景物描写和内心独白,表达了诗人对禅意生活的向往,以及在世俗与超脱之间的矛盾心情。读来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致远的美,也引发对人生境界的思考。
牟融
牟融(?―公元79年3月26日),字子优,北海安丘人,东汉官员。牟融学问渊博,初以《大夏侯尚书》教授学生数百人,在乡里很有名。后举茂才,任丰县县令。在任三年,政绩为州郡第一。牟融后入朝任职,历任司隶校尉、大鸿胪、大司农、司空、太尉等。牟融在职尽责,很有能力,受到百官敬畏、皇帝称颂。建初四年(公元79年),牟融去世。牟融著有《牟子》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