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仙箓九首 其六

若有阴功救未然,玉皇品籍亦搜贤。
应知谭笑还高谢,别就沧洲赞上仙。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人通过行善积德,最终得到上天认可、位列仙班的故事。我们可以分三层来理解:

第一句"若有阴功救未然"像是在说悄悄话:如果有人在别人遇到灾祸前就暗中相助(比如提前预防灾难、暗中做好事),这种不图回报的善行就像存了"功德积分"。

第二句"玉皇品籍亦搜贤"把天庭比作大公司招聘——玉皇大帝的"人事部"会主动寻找这样的好人,把他们的名字记在"神仙候选名单"上。这里用"搜"字特别生动,好像神仙们拿着放大镜在人间找人才。

后两句画风突变,像播放修仙成功的纪录片:这位贤人谈笑间就辞别尘世(谭笑高谢),搬到海上仙山(沧洲)当起了神仙顾问(赞上仙)。"赞"字用得妙,不是去当小喽啰,而是做高级参谋,说明德行高的人到天庭也很受重视。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传递了一个朴素道理:做好事不一定非要人知道,但举头三尺有神明。就像现在说的"但行好事,莫问前程",用修仙故事包装了中国人传统的善有善报观念。诗中"未然"(灾难发生前)、"搜贤"(主动寻找)这些词,都透露出对预防型善举的特别推崇,比锦上添花更可贵。

司空图

司空图(837~908)晚唐诗人、诗论家。字表圣,自号知非子,又号耐辱居士。祖籍临淮(今安徽泗县东南),自幼随家迁居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应试,擢进士上第,天复四年(904年),朱全忠召为礼部尚书,司空图佯装老朽不任事,被放还。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唐哀帝被弑,他绝食而死,终年七十二岁。司空图成就主要在诗论,《二十四诗品》为不朽之作。《全唐诗》收诗三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