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

梅花绰约冰肌白。茶花艳发胭脂色。
昨夜月如银。相看愁杀人。
年年楼上望。只为春来上。
待得乳莺啼。杨花过别溪。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女子在春天里的孤独与期盼,用简单优美的画面传递出细腻的情感。

上片用两种花做对比:梅花洁白如冰,茶花红艳如胭脂。这一冷一暖的色调碰撞,暗示着女子内心的矛盾。接着用"昨夜月如银"营造出清冷的夜晚氛围,"相看愁杀人"直接点出她对着明月产生的强烈愁绪。

下片转入回忆和等待。"年年楼上望"说明她已守望多年,"只为春来上"揭示她等待的是春天(或象征春天的某人)。最后两句用"乳莺啼"和"杨花飞"这两个典型的春日意象,暗示等待终于有了结果,但"过别溪"又透露出离别之意——或许她等的人来了又走,或许春天终将逝去。

全词妙在: 1. 用花月莺杨等常见景物,搭建出充满诗意的春日舞台 2. 通过色彩对比(白/红)、温度对比(冰肌/胭脂)、动静结合(静望/飞花),增强画面感 3. "愁杀人"这样直白的口语化表达,让古典诗词有了鲜活的生命力 4. 结尾留白,杨花飞过溪流的画面,给人无限想象空间

本质上是在写一个永恒主题:美好事物(春天、爱情、青春)的易逝,以及人类面对这种易逝时的惆怅。这种情感穿越千年,至今仍能引起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