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一年内两次经过浯溪的所见所感,语言直白却意味深长。
前两句"一年两檄过浯溪"直接交代了时间地点,说自己一年内两次因公务(檄指官方文书)路过这里。后句虽然缺字,但能看出是在描写登上亭子远眺的场景。
后两句最有意思,诗人站在历史遗迹前,看着崖石上的古人题刻,突然觉得千古兴亡就像一场笑话。那些曾经轰轰烈烈的历史,如今只剩下和天一样高的崖石还立在那里。这里用"笑"字特别传神,既可能是看透历史的豁达,也可能是对世事无常的自嘲。
整首诗通过简单的对比:一年两次的短暂经过 vs 千古兴亡的漫长历史,公务奔波的现实 vs 崖石永恒的存在,让人感受到在时间长河中,个人的奔波和历史的变迁都显得那么渺小。这种感悟既真实又深刻,让普通读者也能体会到站在历史遗迹前那种恍如隔世的特殊感受。
张仲
宋人。理宗宝祐间画院待诏。工画花禽,亦善人物、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