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叫箫史的人追求长生不老的故事,用神话般的画面展现了人类对永恒的向往。
前四句是现实与理想的碰撞: - 箫史渴望长生("爱长年"),他的妻子嬴女则想永葆青春("吝童颜") - 他们决心放弃人间烟火("火粒愿排弃"),向往仙境生活("霞雾好登攀")
后四句用神话意象描写飞升: - 像龙飞凤舞般升天("龙飞逸天路,凤起出秦关") - 人虽然一去不返("身去长不返"),但箫声永远回荡人间("箫声时往还")
全诗最动人的地方在于: 1. 用"龙飞凤起"这样气势磅礴的意象,把修仙故事写得既浪漫又震撼 2. "箫声往还"这个结尾特别巧妙,说明虽然肉体消亡,但精神可以通过艺术永恒 3. 通过夫妻二人的不同追求(一个要长寿,一个要青春),展现了人类对时间的不同焦虑
本质上是在说:生命虽然短暂,但美好的事物(比如音乐)能超越时间限制。就像今天我们听古曲时,依然能感受到古人的情感,这就是艺术创造的永恒。
鲍照
鲍照(约415年~466年)南朝宋文学家,与颜延之、谢灵运合称“元嘉三大家”。字明远,汉族,祖籍东海(治所在今山东郯城西南,辖区包括今江苏涟水,久居建康(今南京)。家世贫贱,临海王刘子顼镇荆州时,任前军参军。刘子顼作乱,照为乱兵所杀。他长于乐府诗,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有《鲍参军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