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诵 舜祠
道历山兮逶蛇,思古人兮感叹。
并储胥兮肃止,仰曾云兮晻暧。
兽何鸣兮林中,鸟何悲兮山上。
木何为兮不剪,草何为兮茂畅。
帝之神兮在天,帝之德兮在人。
物具兮四海,心精兮一纯。
采秀实兮山间,摘其毛兮涧底。
玉醴湛兮琼茅,希修杂兮兰茝。
乐备兮九奏,凤舞兮仪韶。
人骏奔兮如在,君卒享兮神交。
并储胥兮肃止,仰曾云兮晻暧。
兽何鸣兮林中,鸟何悲兮山上。
木何为兮不剪,草何为兮茂畅。
帝之神兮在天,帝之德兮在人。
物具兮四海,心精兮一纯。
采秀实兮山间,摘其毛兮涧底。
玉醴湛兮琼茅,希修杂兮兰茝。
乐备兮九奏,凤舞兮仪韶。
人骏奔兮如在,君卒享兮神交。
现代解析
这首诗《九诵 舜祠》是一首怀念古代圣王舜的祭祀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祭祀场景,表达对舜帝的敬仰之情。
1. 开篇写景,营造氛围
诗人走在历山蜿蜒的小路上,想起古人舜帝,心生感慨。周围环境庄严肃穆,高耸的云层遮天蔽日,显得幽暗深沉。林中的野兽在鸣叫,山上的鸟儿在悲啼,仿佛也在怀念舜帝。树木和野草茂盛生长,无人修剪,更显得自然古朴,仿佛时间在这里停滞,让人感受到一种神圣的氛围。
2. 歌颂舜帝的功德
诗人认为舜帝的精神永存于天,他的仁德仍影响着世人。他的恩泽遍布四海,而他的心灵纯净专一,毫无杂念。这里强调舜帝不仅是历史上的君王,更是一种精神象征,他的德行超越了时代,依然在人间流传。
3. 描写祭祀仪式
人们在山间采摘果实,在溪涧边收集祭品,用美酒和香草供奉舜帝。祭祀的音乐庄严隆重,仿佛凤凰起舞,再现了舜帝时代的《韶》乐盛况。人们虔诚地奔跑祭拜,仿佛舜帝真的降临,与神明心灵相通。
4. 诗歌的核心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祭祀场景,表达了对舜帝的深切怀念和崇高敬意。诗人认为舜帝不仅是古代贤君,更是一种永恒的精神力量,他的德行和智慧依然影响着后人。整首诗庄重肃穆,充满神圣感,展现了古人对圣王的崇拜和对道德典范的追求。
简单来说:这首诗就像一首献给舜帝的“赞歌”,通过描写山景、祭祀仪式,表达对舜帝的敬仰,并强调他的精神永远值得后人学习。
鲜于侁
(1019—1087)宋阆州人,字子骏。仁宗景祐五年进士。为江陵右司理参军。神宗熙宁初,除利州路转运判官,升副使兼提举常平。时行新法,拒不散青苗钱,且捕械贪吏,不私姻戚。苏轼称其“上不害法,中不废亲,下不伤民”。徙京东西路转运使,所荐刘挚、李常等,多旧党知名者。元丰中知扬州,坐事罢。哲宗立,起为京东路转运使。后除集贤殿修撰,知陈州卒。精于经术,尤长于《楚辞》。有《诗传》、《易断》等。全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