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邦圣为兄鸣冤世所同义反坐十年神人共愤既而得释天心见矣廿馀年来家道徐徐而起莫非天祐岁丁丑正月邦圣病笃梦一神披发抚圣背曰义士也为兄报仇赐汝一纪之寿觉而渐愈始知玄帝所赐也岂非天哉足以传矣诗以纪之 其三

沙湖歧路忆遗踪,杜宇声残口角红。
古寺钟鸣悲不尽,年年流响咽西风。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述了一个关于正义、天意和报恩的动人故事,用四个画面传递出深沉的情感。

前两句"沙湖歧路忆遗踪,杜宇声残口角红"描绘了回忆场景:在沙湖的岔路口,诗人想起往事,杜鹃鸟啼叫到嘴角流血(传说杜鹃啼血),暗示这段回忆充满痛苦。这里用鸟的悲鸣比喻人为亲人申冤的执着。

后两句"古寺钟鸣悲不尽,年年流响咽西风"将镜头转向古寺:寺庙钟声带着化不开的悲伤,年复一年在西风中呜咽。钟声的"流响"既是真实的声音,也象征着时间流逝中永不消散的正义呼声。

全诗通过"岔路-啼血-钟声-西风"四个意象的层层递进,把个人遭遇升华为永恒的人间正义主题。古寺钟声与自然风声的交织,暗示着天理人情的共鸣。诗人没有直接说理,而是用画面让读者感受到:为正义付出的代价终将被铭记,就像穿越时空的钟声,永远回荡在天地之间。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