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离海底千山黑,才到天中万国明。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轮旭日从海底升起、照亮世界的壮丽景象,用最朴实的语言传递出震撼人心的力量。

前两句"未离海底千山黑"像电影开场的长镜头:太阳还没跃出海平面时,整个世界还笼罩在黑暗中,千山万壑都像被泼了墨。这里用"海底"这个说法特别生动,让人感觉太阳是慢慢从深海游上来的活物,而不是冷冰冰的天体。

后两句"才到天中万国明"突然拉开全景镜头:太阳刚升到半空,就像突然按下了世界电灯的开关,所有国家都亮堂起来。"万国"这个词用得巧妙,既显出阳光普照的范围之广,又暗含着"阳光不分国界"的深意。

最打动人的是诗人对光线变化的敏锐捕捉。从"千山黑"到"万国明",就像用文字完成了一次延时摄影,把漫长的日出过程浓缩成两个瞬间对比。这种写法让我们普通人也能真切感受到:原来每天司空见惯的日出,竟藏着如此惊天动地的能量转换。

整首诗就像用二十个字拍了一部自然纪录片,没有华丽辞藻,却让我们重新发现了习以为常的自然现象中蕴含的史诗感。读完后抬头看朝阳,会觉得那阳光里都带着诗句的余韵。

赵匡胤

赵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北宋王朝的开国皇帝,庙号宋太祖。出生于洛阳夹马营,祖籍河北涿州。年轻时曾经在少林寺学习武术。948年,投后汉枢密使郭威幕下,屡立战功。951年,郭威称帝,建立后周,赵匡胤任禁军军官,周世宗时官至殿前都点检。960年,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代周称帝,建立宋朝,定都开封,在位16年。在位期间,加强中央集权,提倡文人政治,开创了中国的文治盛世,死后葬于郑州巩义宋陵之永昌陵。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