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览惠山风景时的所见所感,通过对比古今变化,表达了对自然永恒与人文积淀的赞叹。
首联写诗人游览名胜时感到一丝凄凉,因为曾经繁华的园林(秦胡园)如今已显荒芜。这里用"惜就荒"三字,透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淡淡惋惜。
颔联用拟人手法写景:池水环绕像在怀念旧时光,而卓立的人峰(可能指惠山著名景点"人头峰")却永远散发着芬芳。这一动一静的对比,暗示自然景物也有情感记忆。
颈联继续描写沧桑感:爬满青苔的古碑和光秃秃的老树在夕阳下显得格外苍凉。"苔绿"与"落日黄"的色彩对照,既写实又充满画面感。
尾联笔锋一转,诗人特别欣赏九龙山(惠山别称)亘古不变的雄姿,于是带着酒壶对着山色畅饮,游兴越来越浓。这里"形不改"与首联的"就荒"形成呼应,最终以豪迈的饮酒场景收尾,说明诗人虽感慨沧桑,却更享受与永恒山水的心灵对话。
全诗就像一组电影镜头:先拉远景展现荒园,再特写古碑老树,最后定格在诗人与九龙山对饮的画面。通过今昔对比,告诉我们虽然人工建筑会荒废,但自然山水永远值得寄托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