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 巳丑(1949年)六十二岁 寿剑农七十
此酒君须领。
莫情牵、赢颠项蹶,败人佳兴。
如梦江山如云事,扰扰何分醉醒。
笑屈子、徒怀孤夐。
老去著书多岁月,把名山嘉业从容定。
扛健笔,重周鼎。
忆从梅澨兰盟订。
卅年来、云龙离合,沦桑纷更。
各抱苍茫兴亡感,重向江潭照影。
奈还又、衔芦相警。
且喜遐龄同寿鹤,尚羽仪、修洁临风劲。
斟大斗,再三请。
莫情牵、赢颠项蹶,败人佳兴。
如梦江山如云事,扰扰何分醉醒。
笑屈子、徒怀孤夐。
老去著书多岁月,把名山嘉业从容定。
扛健笔,重周鼎。
忆从梅澨兰盟订。
卅年来、云龙离合,沦桑纷更。
各抱苍茫兴亡感,重向江潭照影。
奈还又、衔芦相警。
且喜遐龄同寿鹤,尚羽仪、修洁临风劲。
斟大斗,再三请。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是作者为好友剑农七十大寿写的祝寿词,但内容远不止于简单的庆贺,而是融入了对时代变迁和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
上阕开头像老友谈心,劝对方别被历史上的成败("赢颠项蹶"指项羽刘邦之争)坏了兴致。接着用"如梦江山"比喻世事如浮云,认为醉醒之间本无区别,暗含对时局的感慨。提到屈原的孤独坚守,实则是反衬自己和寿星选择的生活方式——不学屈原的孤高,而是在著书立说中安顿人生。"扛健笔,重周鼎"这个比喻特别有力,把著书立说比作扛起传国重器,显示文化传承的使命感。
下阕回忆三十年的友谊,用"云龙离合"比喻聚散无常,"沧桑纷更"暗指时代巨变。两位老友虽然都怀着对家国兴亡的感慨,但像迁徙的候鸟("衔芦相警")般互相提醒扶持。最后回到祝寿主题,把寿星比作高洁的仙鹤,在风中依然姿态挺拔,既是对老友的赞美,也包含共勉之意。结尾的劝酒场景温馨真挚,体现了历经沧桑后的豁达。
全词巧妙地将个人友谊、学术追求和时代背景融为一体,既有"把酒祝寿"的热闹,又有"看透世事"的通达,更有"文化传承"的担当。语言上善用比喻(如江山如梦、笔扛周鼎、寿比仙鹤),既形象又含蓄,展现了传统文人在动荡年代中坚守精神家园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