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以菊花为主题,通过浅显的比喻和典故传递出对菊花品格的赞美。
首句“功成凡鼎花堪比”用“凡鼎”(普通炊具)反衬菊花的不凡——即使是最常见的菊花,也能像完成大功业一样绽放出耀眼光彩。这里暗含“平凡中见伟大”的哲理。
第二句“花到重阳色正鲜”点明菊花盛开的时节(重阳节),突出其不畏秋寒、愈冷愈艳的特性,暗喻人在逆境中更能展现坚韧品格。
后两句引用陶渊明(号靖节)爱菊的典故:“靖节集中名甚著”说陶渊明的诗文中多次赞美菊花;“羡他惯服制颓年”则巧妙双关——既指古人用菊花泡酒延缓衰老(“制颓年”),更暗示陶渊明通过爱菊、咏菊的精神追求来对抗岁月消沉。
全诗核心在于:借菊花“耐寒、晚香”的特点,歌颂平凡中坚守本真的精神,并鼓励人们像陶渊明一样,在物质或精神困顿中(“颓年”)找到属于自己的“菊花”——一种内在的生命力。语言通俗但意境深远,读来既有画面感又有启发性。
史铸
史铸,字颜甫,号愚斋,山阴(今浙江绍兴)人。著有《百菊集谱》六卷,补遗一卷,成于理宗淳祐二至十年(一二四二~一二五○)。事见本集卷首自序。生平不详。晚年爱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