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周茂叔席上酬孟翱太博
古人务乐善,见士即推毂。
今也多忌才,对面远贤蜀。
顾予尝喜学,幽室未偶烛。
幸会才翘翘,深惭识碌碌。
升堂听高论,惟愁日景促。
经义许叩击,诗章容往复。
荷公引重语,玞珉变良玉。
一违几席来,羲娥变昏旭。
远闻落帽节,宾朋相追逐。
剩摘篱下黄,痛饮杯中醁。
清谈已忘倦,佳篇又相勗。
毕力为徒弟,强勉攀高躅。
异时公行道,其势不可独。
首愿策疲蹇,助公施蕴蓄。
舒张太平策,散作苍生福。
此心答此惠,庶几不忝辱。
今也多忌才,对面远贤蜀。
顾予尝喜学,幽室未偶烛。
幸会才翘翘,深惭识碌碌。
升堂听高论,惟愁日景促。
经义许叩击,诗章容往复。
荷公引重语,玞珉变良玉。
一违几席来,羲娥变昏旭。
远闻落帽节,宾朋相追逐。
剩摘篱下黄,痛饮杯中醁。
清谈已忘倦,佳篇又相勗。
毕力为徒弟,强勉攀高躅。
异时公行道,其势不可独。
首愿策疲蹇,助公施蕴蓄。
舒张太平策,散作苍生福。
此心答此惠,庶几不忝辱。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写给朋友周茂叔和孟翱的应酬之作,表达了对知遇之恩的感激和想要追随贤者、为国效力的志向。
全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1. 开头先对比古今对待人才的态度:古人乐于举荐贤才,而当今社会却多嫉妒贤能。作者自谦说自己虽然好学,但见识浅薄("识碌碌"),能遇到周茂叔这样的贤者("才翘翘")深感幸运。
2. 中间描写聚会场景:在周家听高论、讨论经义、吟诗唱和,感觉时间过得飞快。用"玞珉变良玉"比喻在贤者熏陶下自己得到提升。又提到重阳节("落帽节")朋友相聚、饮酒赏菊的欢乐场景。
3. 最后表明心迹:愿意拜周茂叔为师,追随他的脚步。期待将来能辅助周茂叔施展抱负,共同为百姓谋福利("舒张太平策,散作苍生福"),以此报答知遇之恩。
诗中运用了"落帽节"(重阳节)、"篱下黄"(菊花)、"杯中醁"(美酒)等意象,生动描绘了文人雅集的情景。通过"玞珉变良玉"(石头变美玉)的比喻,形象地表现了在贤者影响下的自我提升。全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展现了宋代文人重视友情、渴求进步的精神风貌。
傅耆
宋遂州遂宁人,字伯成,一作字伯寿。仁宗皇祐间进士。励志为学,尝从周敦颐于合州。官至知汉州。列名元祐党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