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亚子分湖旧隐图二首 其二

当日征文献,群推粥粥翁。
蘅楼追往迹,樊榭儗高风。
身世孤蒲外,生涯诗酒中。
梨花萦我梦,访戴滞孤篷。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友人亚子隐居生活的追忆和向往。

首联提到当年大家搜集文献资料时,都推崇一位谦和的老先生(“粥粥翁”形容人温和谦逊)。这里可能暗指亚子或其长辈的学识与人品备受尊敬。

颔联用“蘅楼”“樊榭”两个典故(蘅芜苑是《红楼梦》中的雅居,樊榭指清代文人厉鹗的号),将亚子的隐居地与历史文人雅士的高洁风范相比,赞美他的生活有古人之风。

颈联直接描写亚子的生活状态:他像水边的蒲草一样超脱世俗(“孤蒲外”),日常以诗酒自娱。这两句勾勒出一个远离尘嚣、寄情文艺的隐士形象。

尾联是作者的情感抒发:亚子居所附近的梨花让他魂牵梦萦,自己却因故未能如王徽之雪夜访戴(晋代名士随兴访友的典故)般洒脱前去,只能困于舟中。这里既有对友人的思念,也暗含对自己未能脱俗的遗憾。

全诗通过典故与自然意象的结合,将隐居的雅趣、友情的真挚和人生的感慨融为一体,语言清丽,情感含蓄,让人感受到传统文人对精神自由的向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