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佥宪)在浙东地区勤政为民、教化士子的场景,同时展现了当地壮丽的自然风光。
前四句写官员的工作状态:夜晚站在星空下办公("长立寒宵望使星"),秋天到各郡县体察民情("支郡问民秋弭节"),清晨在学宫与学子讲经论道("泮宫延士晓谈经")。通过日夜操劳的细节,塑造了一位勤勉尽责的官员形象。
后四句转向景物描写:云雾缭绕的白色仙石,远方青翠的神山,既展现了浙东山水的灵秀,也暗含对官员德行的赞美。最后两句用"豺狼走荒绝""蛟蜃落沧溟"的意象,既实写当地险峻的自然环境,也隐喻官员治理有方,使恶势力遁迹。
全诗通过虚实结合的手法,将官员的政绩与山水灵气相融合,既表达了对其勤政的称颂,又展现了浙东地区独特的人文地理风貌。诗中"仙石""神山"等意象的运用,给严肃的政务主题增添了奇幻色彩。
丁复
元台州天台人,字仲容。仁宗延祐初游京师。被荐,不仕,放情诗酒。晚年侨居金陵。其诗自然俊逸,不事雕琢。有《桧亭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