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越州(今绍兴)水乡的梦幻夜景,展现了诗人沉醉于自然之美的精神状态。
前两句"照湖方干吟格高,搜清研奇含烂毫"说的是:月光洒在湖面上,诗人方干(唐代诗人)的诗歌格调高雅,他追求清新奇特的意境,连毛笔尖都蘸满了月光("烂毫"指笔尖沾墨,这里比喻月光浸润)。这里用方干代指诗人自己,表达创作时的投入状态。
后两句"天中无云水中月,虚明晶曜忘回舠"勾勒出一幅空灵画面:夜空没有云彩,湖面倒映着月亮,天地间充满透明清澈的光辉,美得让人忘记划船回家("回舠"指掉转船头)。"虚明晶曜"四个字特别精妙,既写月光穿透空气的质感,又写湖面反射的晶莹,营造出梦幻的光影世界。
全诗最动人的是"忘回舠"这个细节——不是不想回,是美得让人出神,连时间流逝都感觉不到。这种体验就像我们看美景入迷时,突然发现"天怎么都黑了"的恍惚感。诗人用最朴实的语言,把每个人都可能有过的沉醉时刻,变成了永恒的诗意。
薛奎
(967—1034)绛州正平人,字宿艺,一字伯艺。太宗淳化三年进士。历淮南转运副使、江淮制置发运使,疏漕河、废三堰以便饷运。入为三司副使。仁宗即位,权知开封府,为政严敏。使契丹还,权御史中丞,上疏论择人、求治等十数事。出知秦州,有治绩。天圣七年,任参知政事,谋议无所避。明道二年,以疾辞位。卒谥简肃。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