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远离尘嚣、宛如仙境的隐逸世界,充满了自然之美和道家生活的闲适。
前两句写景:清澈的溪水碧绿流淌,溪边的道观(弟子园)沐浴在清幽的月光中。这里用"清辉"暗示道观的纯净,用"潺湲"的水声营造宁静氛围。
中间四句写人:白天有老农(白叟)采药,晚上道士(黄冠)敲磬做晚课。山中的松叶可以酿酒,路口的桃花让人联想到世外桃源。这些画面展现了道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采药、酿酒都是道家养生之术,"朝元"指道家礼拜仪式。
最后两句是感悟:普通游客没有修道的根基(道骨),其实追求长生不老未必非要研读《道德经》(五千言)。这里表达了修道重在实践和感悟,不必拘泥于经典。
全诗通过溪水、月光、采药人、道士等意象,构建出一个超脱尘世的道家乐园。最后点明修道真谛不在死读经典,而在于融入自然、体验生活,这种思想对现代人缓解压力、寻找内心平静也有启发意义。
陈舜俞
(?—1072)宋湖州乌程人,字令举,号白牛居士。仁宗庆历六年进士。嘉祐四年复举制科第一。官著作佐郎。神宗熙宁三年,以屯田员外郎知山阴县。反对“青苗法”,疏谓其法乃“别为一赋以敝海内,非王道之举”,责监南康军盐酒税。有《都官集》等。